古代铜雕香炉
发布时间: | 访问人次:108
古代铜雕香炉是一种以铜为主要材料制作的香炉,多用于寺庙上香时的摆放。它由宝鼎和雕塑两部分组成,具有高贵典雅的外观,极具艺术价值,是古代寺庙上香时必不可少的装饰物。

此类法具,为古代香炉雕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之器具,又称为道具,一般以十八物为主要代表,即古代大乘比丘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。《梵网经》卷下中说: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,行来百里千里,古代香炉雕塑常随其身。古代香炉雕塑亦稍有不同,一般所说十八物是指,一、杨枝。
而在《百丈清规》所列,则有三衣、坐具、偏衫、裙、直裰、钵、锡杖、拄杖、拂子、数珠、净瓶、滤水囊、戒刀等道具。以下简要介绍之:齿木:即杨枝,清洁口腔之木片。澡豆:指由大豆、小豆、碗豆等磨成的粉末,为沐浴、洗涤时所用。三衣:指僧伽梨、郁多罗僧、安陀会等三种衣。
瓶:指军持,即水瓶,盛水供洗涤及饮水之用,又有分装饮用水之净瓶与古代香炉雕塑用之触瓶之分。钵:又称应量器,为比丘乞食盛装食物的用具。古代香炉雕塑:即尼师坛,指坐卧时敷陈于地上或床上的垫布。